古代坐具中,凳子、椅子一类算较晚出现的。早期的“坐”法,几乎都是“席地而坐”的衍生产物,因此多倚靠配合筵、席、床榻等。其中榻相较于其他的坐具,还有床铺、案几的功用,是早期汉民族家居文化、生活礼仪的代表物之一。
说到生活中的礼仪,和榻比较紧密联系的就是坐、卧方式。后来的垂足坐姿,就个人查到的资料,至少应是东汉末年的产物。一种名叫“胡床”的坐具自游牧民族传入中原,形制接近一种折叠凳,才开始改变华夏人民长期的以跪坐为主流的坐姿习惯。
虽说垂足有利于解放人的双腿,可以坐得更为舒适,家具也在因为人们的生活追求不断的发生变化。但就算是到了深受胡风影响的唐代,蹲踞、箕坐、胡坐等坐式,还会被普遍当作不礼貌或不敬重对方的坐姿。跪坐、跽坐还有正坐仍然是被主流认可为尊礼尚仪的坐式,尤其是等级较高的公共场合或集会中,更是身份的代表。
因此像“榻”这种坐、卧功能皆备的家具,在唐代作为主要的坐具依旧继续被广泛沿用,可以看出是深受早期的生活礼仪文化的影响。用一副好木材精心雕琢出的木榻,扫榻迎客,再配合“端正上流”的坐姿,既是自己地位的体现,同时也是对客人最大的敬意。想来当时只要家庭条件不错的人家,都会备上这样一套家具以作招待之用,这在不少的绘画作品中,也都能略见一二。普通百姓嘛。。。。。。难道说用不起什么黄花梨的,还不兴拼几块结实的木板竹片吗?(哼哼)
——以上说明全为个人所查用于创作的资料整理,并非科普,请大家正确理解,若有问题或建议,欢迎提出。
www.novelse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