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楼

小说楼>雨巷 > 深闭的园子(第1页)

深闭的园子(第1页)

阅读指导

这首诗收录于《望舒草》,原载于1932年11月的《现代》。在这首诗中,狭长濡湿的雨巷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夏日的园子。但是这个园子虽然繁茂,却被主人所抛弃。这个深闭的园子实际上正是失落荒芜的意象,寂寞且渴求,缅怀与追忆才是诗人要表达的情绪。

五月的园子,

已花繁叶满了,

浓阴里却静无鸟喧。

小径已铺满苔藓,

而篱门的锁也锈了——

主人却在迢遥的太阳下。

在迢遥的太阳下,

自然界的繁茂只是深闭的园子的表象,“浓荫里却静无鸟喧”才是园子的本质。

这样好的园子为什么会被主人抛弃呢?暗示了诗人心中深沉而寂寞的悲哀。

“陌生人”可能指诗人,也可能指任何一个人。他非常想知道:“在迢遥的太阳下,也有璀璨的园林吗?”当然并没有主人来回答他的疑问。

也有璀璨的园林吗?

陌生人在篱边探首,

空想着天外的主人。

诗歌鉴赏

这首诗也很有古典诗词的痕迹,好像“应怜屐齿印苍苔,小扣柴扉久不开”的感觉。但是,诗人塑造的深闭的园子更多地投射了荒芜的内心,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。诗人对于荒弃的园子并不是眷恋,而是否定。尤其是“锁”住的篱门、“迢遥的太阳”“探首的陌生人”这些意象的使用,使诗人的荒园不同于以往诗人塑造的任何一个园子,拥有了更独特的意味,仿佛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一样。这首诗也传递出诗人寂寥的心绪,但是这种寂寞孤独和“雨巷”中的感觉有很大的区别,诗人面对荒芜的园子,心中充满了不甘。并且通过反问句来引人思考,即便是在迢遥的阳光下有璀璨的园林,是不是也太遥远了呢?诗人用更深藏的色彩传达了一种更为理智的思考。

www.novelser.com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