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楼

小说楼>雨巷 > 狱中题壁(第1页)

狱中题壁(第1页)

阅读指导

1937年,日军占领上海后,很多文人避走较为安全的香港。戴望舒此时在香港主持《星岛日报》的副刊《星座》。他在创刊词中写道:“‘星座’现在寄托在港岛,编者和读者当然都希望这阴霾的日子早些终了。晴朗固好,风暴也不坏,总觉比目下痛快些。‘星座’将忠实地代替天上的星星,与港岸周遭的灯光尽一点照明之责。”正因此种办刊宗旨,1941年在日军侵占香港及南洋诸岛,诗人也因主持《星座》副刊“对抗皇军”的罪名被捕入狱。《狱中题壁》原载于《新生日报》,写于1946年。诗人以诗明志,展示了民族和个人的坚贞气节。这一时期作品后来被收入1948年出版的《灾难的岁月》。

如果我死在这里,

朋友啊,不要悲伤,

我会永远地生存,

在你们的心上。

我们之中的一个死了,

诗人有明确的赴死准备,他并不在乎自己的生死,他对日军充满着“深深仇恨”。

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,[1]

他怀着的深深[2]仇恨,

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。

诗人用明快的笔触描写着胜利到来的那天,并且这成为他“唯一的美梦”。

当你们回来,从泥土[3]

掘起他伤损的肢体,

用你们胜利的欢呼

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,

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,

曝着太阳,沐着飘风:

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,

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。

诗歌鉴赏

历史上很多诗人都以诗明志,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天祥、谭嗣同等。戴望舒作为以浪漫主义、象征主义著称的“雨巷诗人”,能写出《狱中题诗》这样铿锵有力、掷地有声的诗作实属少见。在诗中,诗人明确了这首诗是写给朋友的,他用直白的话语描写了自己所处的阴暗环境,但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,诗人关注的不是自己,而是即将到来的胜利。诗中唯一明亮的色彩来自于对胜利的描写,那些为着民族捐躯的英雄将永远被铭记。《狱中题壁》[4]一诗的情绪先抑后扬,由伤感到激愤再到悲壮,真切地传达出诗人不畏死的心情,并以个人的呼唤回应着整个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呐喊!

注释

[1]发表在《新生日报》时,此句为“在日本人的牢里”。

[2]发表在《新生日报》时,无“深深”二字。

[3]发表在《新生日报》时,无“深深”二字。

[4]发表在《新生日报》时,无此节四行诗。

www.novelser.com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